楹聯,俗稱對聯,是運用方塊字的一種全對稱文學形式,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的瑰寶。陽江的楹聯文化以其久遠性、廣泛性、豐富性和群眾性獨具特色。
陽江的楹聯文化底蘊深厚,歷史悠久。早在南宋時代,進士吳銓游南恩州(今江城地)已留下《熙春亭》對聯:日月往來雙羽箭;乾坤今古一郵亭。此后歷代,前人題詠的對聯琳瑯滿目?;驙罹?,或抒懷,讀來余味無窮。
陽江楹聯文化的廣泛性和群眾性,最集中的體現是貼春聯。這一風俗初起于何時無史可考?!拔幕蟾锩逼陂g,陽江人亦照貼春聯不誤。陽江的春聯,幾乎是戶戶必貼,連改革開放后遷來陽江的外地人亦受到環境熏陶,以貼春聯為入鄉隨俗,為吉為慶。
鄉村大道口的牌樓聯,是陽江楹聯文化的又一亮點。尤其是政府號召并大力推進“村村通公路”的利民決策后,陽江各鄉鎮硬底化的寬廣馬路已通達自然村。在[這些村道的入口,群眾喜歡集資或捐資建設一座檐飛斗拱的大道牌樓,而大道牌樓的兩旁必刻有對聯。
陽江的楹聯文化,直滲入到社會生活的每一環節。除了春聯和鄉村道路牌樓聯外,民間團體、企業乃至政府部門,在舉辦各種大型活動中,都喜歡用巨幅對聯表達慶典主題。
陽江楹聯文化為廣大群眾喜聞樂見,長盛不衰,和地方語言有著密切的關系。由于陽江方言很好地保留了入聲,按古四聲分平仄對于陽江人幾乎是易如反掌,因此,城鄉群眾對對聯的基本知識,大多有所了解,這十分有利于對聯的普及,有力地促進了地方楹聯文化的發展。從民國時期至現在,陽江民間自發舉辦的定期對聯書法競賽從未中斷。每期指定題目,隨百姓自發投稿,由宗師批語點評,并排出等次張榜公布。對聯書法榜和民歌榜聯在一起,一直是陽江地方文化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由于群眾基礎雄厚,陽江涌現出了不少精通楹聯的行家里手,有些人不但在當地,而且在省里或全國都享有頗高的知名度。據史載,陽江清代和民國時代的名人林季石、陳蕓池、林鐘秀、何詮言、陳德鑫、姜自騶、梁梓獻、鄧琳、林實秋等在地方都留下了不少對聯精品?,F在陽江的楹聯愛好者更多??邓管霸?988年榮獲中國楹聯學會、中央電視臺等8單位聯合舉辦的“環宇大團圓”海內外征聯一等獎,應邀赴京參加了中央電視臺的頒獎晚會。此后,他在全國各種對聯大賽中多次獲獎,2001年還在中國楹聯學會主辦的第二屆對聯王互聯網擂臺賽中,同時獲得了“對聯王”和“十佳攻擂手”稱號,為家鄉爭得了殊榮。
為了使陽江的楹聯文化事業后繼有人,陽江的教育部門十分重視詩詞和楹聯進校園工作,讓青少年從小學開始便背誦詩詞,接觸楹聯,使學生的古典文化素養和綜合素質得到了較大的提高。
2005年,陽江市被中國楹聯學會正式批準為“楹聯之市”。
關于我們
|
網站幫助
|
網站地圖
|
隱私申明
|
主辦單位:陽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管理維護:陽江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4417000019 備案序號:粵ICP備16010311號-3 網站報障:0662-3367662
粵公網安備 441702020001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