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a0dbf"><strong id="a0dbf"></strong></acronym>
        <table id="a0dbf"></table>
        <p id="a0dbf"><del id="a0dbf"></del></p>
        <p id="a0dbf"></p>

        智能問答| 無障礙 | 移動版 | 繁體版 | English |

        200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安排
        來源:陽江新聞網 時間:2009-03-05 08:16 【字體: 】 瀏覽量:-
        轉載分享:

          2008年,陽江迎來建市20周年華誕。經過20年艱苦創業,全市基礎設施日益完善,各項改革縱深推進,對外開放全面突破,人民生活顯著改善,綜合實力顯著增強,為陽江未來發展騰飛奠定了堅實基礎。做好新一年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必須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緊緊圍繞市委五屆四次全會和市五屆人大三次會議的工作部署,大力解放思想,切實更新觀念,以新思維、新舉措促進陽江經濟大發展。

          根據市委、市政府的總體要求,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2008年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為:

          ——全市生產總值增長13%,其中第一產業增長5%,第二產業增長20%,第三產業增長14%;

          ——單位生產總值能耗下降3.5%;

          ——農業總產值增長5%;

          ——工業總產值增長20%;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3%;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5%;

          ——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5%以內;

          ——外貿出口總額增長10%;

          ——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增長20%;

          ——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15%;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

          ——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增長6%左右;

          ——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內;

          ——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7.2‰以下。

          為實現以上目標,按照《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總體要求,2008年要著重做好以下工作:

          (一)以主體功能區規劃編制為契機,走產業集群式發展道路

          積極配合主體功能區規劃編制工作。一是認真配合省有關部門編制《廣東省主體功能區規劃》,積極收集我市主體功能區規劃數據材料,加強我市各專項規劃與省主體功能區規劃的銜接工作,爭取省發展改革委增加我市重點發展區域,減少限制和禁止發展區域。二是做好我市具體功能區規劃編制的準備工作。力爭年底前基本完成我市具體功能分區標準和評價指標、區域政策體系等相關研究,對我市國土空間進行綜合評價,為我市的工業區、城鎮區、農田保護區、生態環境保護區等具體功能區劃分做好充分準備,為謀劃產業集群發展,形成規模效應,推動工業提速增效打下良好基礎。

          大力推動電力能源項目集聚發展。積極爭取陽江核電首期建設6臺100萬千瓦級機組,確保今年9月正式動工。全力推進陽西燃煤電廠和500千伏蝶嶺輸變電工程建設,確保2009年5月并網發電。力促海陵島風電項目盡早動工建設、陽江抽水蓄能電站以及陽東、陽西、江城風電等項目盡快完成可行性研究報告,上報國家和省核準。加快做好陽西大唐能源項目和陽春太陽能發電及太陽能公園等項目前期工作,為把陽江建成核電、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五電”俱全的電力能源基地作出堅持不懈的努力。

          努力促進傳統工業與新興產業互動發展。一是加強陽江高新區、陽東經濟開發區和4個省級產業轉移工業園區的規劃建設,有效整合園區資源,明晰產業定位,努力推動全市各類工業園區和產業項目的融通互補,大力吸引產業集聚轉移,形成整體合力和優勢。二是積極加快在建項目建設,力促已簽約項目盡早動工。重點扶持雅圖風電設備生產、德恩富光盤生產基地、龍尚鞋業、全智立體圖書高級印刷生產基地、嘉吉糧油等一批主業突出、帶動力強、支撐作用大的項目盡快投產和做大做強,使之成為我市工業發展的新支撐和亮點。三是積極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大力扶持重點企業發展,鼓勵骨干企業開展自主創新,運用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五金刀剪等傳統產業,積極打造和整合區域品牌,促進產業集群發展。力爭今年全市工業總產值達到600億元,比上年增長20%。

          確保實現節能減排目標。建立健全節能減排工作機制,落實目標責任制和問責制。大力推動替代能源、可再生能源和環保產品的開發生產,積極推廣節能減排生產工藝,嚴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項目建設,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加快環?;A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市第一凈水廠擴建工程。加強對全市能源運行形勢的監測分析,將節能減排指標分解到各縣(市、區),努力確保今年單位生產總值能耗比上年下降3.5%。

          (二)以農業優質資源為依托,大力發展區域特色產業

          力保農業增產增效。一是堅持穩定糧食生產方針,確保糧食播種面積,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力爭全年糧食生產實現增產增收。二是落實好中央和省市各項支農惠農政策,進一步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提高農民務農收益。加強農民實用技術和職業技能培訓,引導農村富余勞動力、失地農民和轉產漁民向非農產業轉移,千方百計確保實現農民增產增收目標。三是以農業產業化促進農業結構的調整優化,加快農業龍頭企業的培育與引進,發展壯大一片天、綠業集團、嘉華公司、溫氏集團等龍頭企業,提高農業專業化、規?;?、標準化水平,促進農業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的調整升級。

          突出發展特色優勢產業。一是加快發展南藥種植和加工業。抓好春砂仁、廣藿香、益智、沙姜等南藥生產基地建設,促進南藥種植和加工的規?;彤a業化。二是加快建設一批具有區域特色的農畜產品生產基地。大力扶持馬水桔、雙肩玉荷包荔枝、程村蠔、瘦肉型豬、黃鬃鵝等優勢農產品基地建設,積極幫助優勢產品擴大規模、擴大市場,爭創國家和省級名優產品。

          優化發展海洋漁業。繼續發展海水養殖業和海洋捕撈業,突出抓好水產品加工業和流通業,力爭今年水產品總產量達到103萬噸,增長2.9%。完善漁業基礎設施,做好閘坡中心漁港一期工程的驗收準備工作和沙扒國家一級漁港建設。

          積極推動新農村建設。以發展農村經濟,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為目標,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積極實施水利基礎設施、農村公路、農村飲水安全、農村沼氣、泥磚房、薄弱學校和薄弱衛生院改造工程。加大臺平三丫聯圍、西山陂“三面光”工程以及東湖、馬崗、合水、崗美等江海堤圍和水庫的除險加固工程,提高農業抗災能力。扎實推進農村合作醫療工作,進一步提高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覆蓋率。力爭今年全市農業總產值達到161億元,增長5%;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130元,增長6%左右。

          (三)以重點建設項目為抓手,促進投資持續有效增長

          全力推進重點項目建設。今年全市安排重點建設項目21項,年度計劃投資67.25億元,比上年增加27.47億元。其中:投產項目2項,計劃投資2.6億元,分別為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和燕山湖文化公園綜合開發項目;續建項目8項,計劃投資47.7億元,分別為陽江核電站、陽西燃煤電廠、市城南新區開發、海陵三山島國際旅游度假區、S369線陽春段改建工程、德恩富光盤生產基地、陽江抽水蓄能電站、龍尚鞋業;新開工項目11項,計劃投資16.95億元,分別為市技工學校世行貸款項目、開陽高速公路陽江立交及連接線工程、陽江港至陽春高速公路、500千伏蝶嶺輸變電工程、風力設備生產基地、共青湖陽江核電后勤基地、市區中洲大道、利福泰酒店、海陵島風電場、陽東220千伏慣平變電站、陽春市陽春溫泉度假村。實施今年重點建設項目投資計劃,關鍵是落實重點建設項目領導和部門責任制,加強做好協調服務,積極幫助解決項目建設中出現的各種困難和問題,在確保重點建設項目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的基礎上,力爭全年全市固定資產投資達到166億元,增長23%。

          切實加強投資項目管理。認真貫徹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和規范新開工項目管理的通知要求,嚴格執行“八個必須”的開工條件,依法加強和和規范新開工項目管理,建立新開工項目管理聯動機制。開展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的節能評估和審查工作,嚴格控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的項目。加強重大項目稽查工作,依法依規高效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加強對政府投資項目管理,加強招投標工作,強化事前、事中、事后監督檢查。

          認真做好項目儲備工作。加快建立項目儲備制度,加大重點預備項目和其他項目前期工作力度,著力抓好100萬噸生物柴油、云陽高速公路羅定至陽春段、市創新企業孵化園區建設、上海三盛陽西造船項目、海陵十里銀灘綜合開發、陽春和中洲新城碧桂園等20個重點建設預備項目的前期工作,積極謀劃引進和開工更多的投資項目,保持我市投資持續較快增長。

          積極爭取國家資金支持。加強銀企協調,積極爭取金融部門對重點項目、中小企業建設的支持。加強做好國家開發銀行專項貸款、國債專項資金和財政預算內專項資金的申報工作,積極爭取利用外國政府專項貸款,大力推動我市能源、交通、環保、水利、公共基礎設施、社會事業等領域的建設與發展。

          (四)以做優環境為基礎和前提,促進開放型經濟加快發展

          突出抓好招商引資。大力改善政務環境、營商環境和人居環境,充分利用我市的區位交通優勢和低成本政策優勢,完善落實招商引資政策措施,創新招商引資工作思路,發揮陽江高新區及各類工業園區的龍頭載體作用,加大對世界500強企業、大型企業集團的招商引資力度,促進全市招商引資跨上新水平。加強口岸建設,確保陽江集裝箱運輸航班正常營運。抓好招商引資項目跟蹤落實工作,提高招商引資實效。力爭今年全市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1.57億美元,增長20%。

          千方百計擴大外貿出口。加強外經貿形勢分析,積極應對國家外貿政策調整、國際貿易壁壘以及國際市場變化,及時調整優化出口產品和出口市場結構,促進外貿出口穩定增長。繼續擴大具有自主知識產權、自有品牌、高技術、高附加值的產品出口,積極推進創建“陽江刀剪”國際出口區域品牌等工作,擴大水產品、板材、家具、園藝、畜牧等優勢產品出口,培育更多出口品牌企業和龍頭產品。鞏固和擴大港澳、東南亞等傳統出口市場,大力開拓歐美日等發達國家市場。繼續深化外貿體制改革,大力發展一般貿易、技術貿易、服務貿易、加工貿易等各種貿易方式。加強口岸、海關、海事、出入境檢驗檢疫等工作,推進口岸改革和通關模式信息化。力爭全年外貿出口總額達到11.7億美元,增長10%。

          (五)以旅游文化產業為主要著力點,推動第三產業全面發展

          努力促進旅游與文化產業雙促互融。充分發揮“南海Ⅰ號”的巨大品牌效應,加強旅游文化資源的整合與開發,抓緊完成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及配套設施建設,力促其盡早實現對外開放。加快策劃推出與“南海Ⅰ號”主題有關的旅游綜合開發項目與系列旅游產品,促進“南海Ⅰ號”品牌與陽江刀剪、風箏、飲食等民俗文化相融合,打造陽江新的旅游文化品牌。繼續抓好三山島國際旅游度假區、利福泰酒店、陽西月亮灣、陽東東湖星島、陽春鵝凰嶂等景區景點和旅游設施的規劃建設,打造陽江新的旅游熱點。

          加快發展商貿物流業。依托我市區位交通優勢、積極謀劃發展臨港物流業、倉儲業和各類專業批發市場,著力抓好五金刀剪商貿城、粵西煙草配送中心、粵西糧油批發配送中心以及各類水產品、農產品、中藥材等專業批發市場的規劃布點和建設。大力發展城市連鎖經營、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等現代流通業,努力把我市打造成為粵西區域性商貿物流基地。

          重視發展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經濟適用住房、廉租房和普通商品住宅,加快推動城南新區建設。大力創新具有陽江特色的餐飲服務業,鼓勵餐飲企業發展現代連鎖經營。推進金融、保險、油氣、交通運輸和咨詢、廣告、評估等各行業服務創新,不斷推動我市第三產業優化升級。

          大力發展信息產業。進一步加快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有效整合網絡資源,提高信息化網絡覆蓋率。大力發展網絡服務業、內容服務業和信息咨詢服務業等新興的信息服務業,加快數字電視整體轉換。推動信息技術在政府、企業等各行業各領域的廣泛應用,加快推進電子政務和電子商務。培育發展軟件產業和軟件服務業,優化我市產業結構。

          努力擴大城鄉消費需求。加強城鄉消費市場的規劃與建設,引導居民在住房、交通、通訊、教育、文化和保險等領域的消費,形成汽車、房地產、教育、娛樂、休閑、體育健身等新的消費熱點,進一步改善居民的衣食住行條件,推動消費需求持續有效增長和消費結構升級換代。力爭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256億元,增長1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2200元,增長9%;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漲幅控制在3.5%以內。

          (六)以改革創新為動力,推動經濟社會全面協調發展

          繼續推進各項改革。一是推進財稅體制改革,創新財稅管理機制,加大財稅征管力度。繼續推進部門預算、國庫集中支付、政府采購、收支兩條線等各項改革。大力整合各種行政和社會資源,優化公共資源配置,以節約行政成本,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實現增收節支。力爭今年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15%。二是繼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研究提出我市新一輪行政審批項目清理審核方案,切實簡化審批程序,縮短審批時限,大力推行窗口審批、網上審批,進一步完善行政審批電子監察系統。三是繼續深化投融資體制、糧食流通體制、國企、農業、農信社和社會事業各項改革,務求各項改革取得新成效新突破。

          優先發展教育事業。鞏固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加快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做好兩陽中學、陽東縣第一中學、陽西縣第一中學創建廣東省國家級示范性普通高中工作,提高教育教學和管理水平。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抓好市技工學校工程建設。抓好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力促新建陽西縣第二中學、江城區中洲中學,遷建陽江市第二中學。實行多種形式的辦學體制和辦學模式,優化人才發展環境,加快推動粵西區域性人才市場建設。

          努力推進自主創新。完善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鼓勵大中型企業、民營企業建立研發機構和加強產學研合作,加快各類技術創新中心和科技中介服務平臺建設。積極培育發展高新技術企業和創新型中小企業,改造提升傳統特色產業。加強做好知識產權工作,積極推動創建區域品牌。積極發展循環經濟,推進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

          積極擴大就業。大力宣傳貫徹實施《就業促進法》,全面推進積極就業政策,大力幫助城鎮、農村貧困家庭和就業困難群體實現再就業。抓好城鎮新增勞動力、大學生、復員轉業軍人、殘疾人的就業和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等工作。充分發揮市技工學校、市綜合職業技能培訓基地、市勞動就業技術訓練中心三大基地作用,加強職業技能培訓。加強勞動保障執法,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力爭今年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內。

          著力健全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和基本醫療、失業、工傷、生育等保險制度,強化社會保險基金征繳和監管,提高社會保險管理服務水平。全面落實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實現應保盡保。完善優撫安置政策,大力發展社會福利、社會救濟和社會互助事業。

          全面發展文化衛生等社會事業。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完善各級圖書館、博物館、科技館和文化藝術中心建設。加強公共衛生和醫療服務體系建設,制定實施社區衛生服務發展規劃,完善農村合作醫療補助辦法,大力發展中醫藥事業,推動市中醫院新院等項目建設,切實抓好重大傳染病的防治。穩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質,確保今年全市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7.2‰以下。加強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繼續實施漠陽江“一江兩岸”綜合整治工程,加快推進城市防洪二期工程建設。繼續做好城鄉建設規劃管理、廣播電視、新聞出版、體育、國防、打私、人防、民族宗教、外事僑務、氣象、物價、統計、民政、老齡、殘疾人、婦女兒童、檔案、市志、治安禁毒等各項工作。

         

        (摘自《關于陽江市200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08年計劃草案的報告》)

        相關文件:


        文檔附件:

        關于我們 | 網站幫助 | 網站地圖 | 隱私申明 |

        主辦單位:陽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管理維護:陽江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4417000019 備案序號:粵ICP備16010311號-3

        網站報障:0662-3367662   粵公網安備 44170202000121號

      1. <acronym id="a0dbf"><strong id="a0dbf"></strong></acronym>
            <table id="a0dbf"></table>
            <p id="a0dbf"><del id="a0dbf"></del></p>
            <p id="a0dbf"></p>
            日本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1000,国产福利在线播放,国产小视频一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欧洲毛片